職能治療師分享,高需求寶寶教養的5大方法

by 剛剛好媽媽

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,有些寶寶,天生就是比較難搞一點

在Alexander Thomas及Stella Chess過去的研究中發現:約有10%的孩子,天生的氣質類型,是屬於「難養育型兒童(difficult child)」,也就是俗稱的「高需求寶寶」。

這類型的寶寶,睡不安穩、作息不規律、對分離十分警覺,難以自我安撫、反應激烈、活動量大,時常讓照顧者耗盡精力,晚上需要頻繁餵食,有時媽媽甚至得掛奶整夜。

如果你剛好遇到了高需求寶寶,這個老天給你的「特別考驗」,在高需求寶寶的教養上,更需要你特別用心。

這篇文章,就來跟大家分享,「高需求寶寶的特質」,以及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「5大教養方式」,除了「心態上的建立」,也提供大家一些實際可操作的「感覺刺激活動」及「安撫技巧」。

高需求寶寶的特質

(一)反應強烈

這類寶寶通常個性較固執,對刺激和感受的反應,都特別強烈。有時一哭,可以接連哭上好幾個小時,讓照顧者精疲力竭,都還不停止。

(二)高度敏感

高需求寶寶的五官感受,特別的敏銳,對周圍環境的變,非常警覺,很容易受到一點點刺激的影響,就清醒或是有情緒壓力,因此在嬰兒時期的表現,特別愛哭鬧。

(三)精力旺盛,不愛睡覺

高需求寶寶的睡眠較淺,此外體力旺盛,因此睡眠需求較少,白天需要很大量的活動量,較難建立規律的作息。由於他們的體力比其他人好,有些寶寶年紀大一些後,也不需要午睡。

(四)頻繁餵食,一定要人抱

和其他寶寶相比,高需求寶寶吃母乳的頻率更高,因為孩子喜歡用,吃母乳的方式來「安撫自己」,常常1-2小時就要餵食一次,往往變成,寶寶黏在媽媽身上「掛奶」,讓媽媽很難有休息的空擋。

(五)難以自我安撫,對分離非常警覺

比起獨自玩耍,高需求寶寶更喜歡人陪玩,通常白天的時候,寶寶會需要照顧者一直陪他玩,消耗他們旺盛的體力。

此外,他們對分離也非常的警覺,往往媽媽才剛走兩步,就被寶寶發現,大哭呼叫回來。

為什麼會生出高需求寶寶?

有些人會說:寶寶會這樣,一定跟媽媽懷孕時的情況有關。關於這個說法,或許有道理,畢竟寶寶在肚子裡,媽媽的飲食和情緒,難免會影響到寶寶。但是!我認為這樣的說法,一點幫助也沒有

畢竟,生出高需求寶寶後,最辛苦的肯定是媽媽,媽媽已經這麼辛苦了,真的不需要再自責,更不需要被責備。

比起上面這個說法,我更相信,高需求寶寶之所以會擁有這些特質,絕大部分的原因,都是「天生的氣質」造成的,也就是「寫在遺傳基因」裡的因素,佔了最大部分

延伸閱讀:認識寶寶的「9大氣質向度」,找到最速配的教養方式!

此外,如果寶寶曾在新生兒時期,不論是因為早產,或出生時有特殊的醫療狀況,經歷過一段時間的「醫療介入」的話,也較有可能變成,愛黏人的高需求寶寶。

高需求寶寶教養的5大方法

(一)媽媽的情緒要穩定

我認為第一點,是所有方法裡面,最重要的一點。

媽媽的情緒,一定要「足夠穩定」。

因為,高需求寶寶對分離特別敏感,且難以自我安撫,因此對高需求寶寶來說,更需要有足夠的「安全感」。

在之前的文章中,我也曾分享過,建立安全感最重要的關鍵,除了要能覺察寶寶的需要,並給予「一至性、可預期的」照顧外,媽媽的情緒,也是影響寶寶安全感的關鍵因素之一

延伸閱讀:寶寶安全感(二):嬰兒哭到底該不該抱?建立安全感的3大關鍵

在安撫和處理高需求寶寶,強烈的情緒反應部分,更是需要「媽媽情緒穩定」。不然很容易就變成,寶寶失控,媽媽也失控,然後寶寶更崩潰。

當高需求寶寶變成幼兒後,媽媽更要情緒穩定,才能在面對孩子各種挑戰、堅持時,同理孩子的需要,並同時保有教養的界線。

(二)先照顧好媽媽

有時候,為了回應高需求寶寶頻繁的需要,媽媽們會忘了,其實媽媽也是人,媽媽也是有生理和心理極限的。適度的把自己的需求,擺在寶寶的需求前,並不是不愛寶寶,只是我們知道,媽媽也需要休息充電,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!

最低最低限度,也請媽媽每日至少要有一段「超過4小時」的「連續」睡眠時間。不管是叫隊友硬扛住,或是請其他人家人協助,一定要讓媽媽睡覺。

足夠的睡眠,對於情緒的穩定非常重要。別跟我談什麼意志力和母愛,想想自己吃飽前、吃飽後,非常疲憊跟一覺好眠期後,情緒對比之大,就知道意志力都是騙人的。

如果條件允許的話,媽媽還是要有一點喘息的時間,追劇、喝下午茶,或是什麼都不做放空都好,讓自己有一點時間,和寶寶保持一點距離,休息一下

媽媽放鬆了,寶寶才會好帶

高需求寶寶「對環境特別敏感」,當然對「媽媽的情緒也很敏感」

當寶寶還不會表達時,如果他察覺到「媽媽情緒很糟」,但寶寶又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,也不會表達,可能就只能以「哭得更激烈」,來反應對媽媽情緒的不安感。

因此,媽媽心情放鬆,真的很重要!

(三)紀錄寶寶的作息

雖然高需求寶寶的,作息較不固定,但「多紀錄」寶寶的作息狀況(吃飯、睡覺、大便的時間和次數),久了可能還是可以看出,一個大致的作息樣貌。

媽媽可以參考紀錄,按照寶寶原本的作息狀況,試著訂出自己的目標作息,慢慢地引導寶寶,養成新的作息

例如:我發現寶寶習慣,大概每2小時就會起來要討奶,但我希望能夠延長親餵的時間,到每隔3小時再餵一次,可以試著以,每次「延長15分鐘」來調整作息。讓寶寶每次都,稍微忍耐一點飢餓(但不至於到受不了),慢慢地延長,餵奶的時間間隔。

有紀錄作息的好處,除了可以了解寶寶,什麼時候會想睡和吃外,當寶寶哭時,也會比較好推測「他現在需要什麼」?

當寶寶哭時,不用每次都很緊張地,趕快抱起來安撫。不是叫你別抱寶寶,只是寶寶哭不一定都是要你抱,它可能有別的需要(肚子餓、大便了、身體不舒服、太熱太冷……)等。

如果,檢查完寶寶的所有可能不舒服的狀況後,他還是一直在哭的話,除了親餵安撫以外,也可以善用5s安撫技巧,讓寶寶的情緒安靜下來

5S教學影片:如何安撫哭鬧不停的寶寶 | 快速有效安撫新生兒 | 新手爸媽必學 | 科學育兒

在安撫的過程中,一定要溫柔地試著「與寶寶說話」,問問寶貝「你怎麼了?」「是不是想要……..?」。除了分散注意力外,也能讓寶寶知道,媽媽正在「注意他的需求」。

(四)提供「感覺刺激」的活動

高需求寶寶的,自我安撫能力較差,且對環境變化較敏感,反應強度也較高,可提供一些「感覺刺激」的活動,促進「自我調節能力」的發展

  • 嬰兒按摩:可使用植物油(椰子油、杏仁油……等),於寶寶清醒時,一邊和寶寶說話,一邊幫寶寶按摩。除了可以提供「觸覺刺激」外,也可以增進親子關係。
嬰兒按摩教學影片:新手爸媽口袋書 - 寶寶按摩 (臺北榮總新生兒照護團隊)
  • 抱起寶寶跳舞:可用一條毛巾,將寶寶包起來,大力地抱緊寶寶(請斟酌力道),提供「深壓覺刺激」,並抱著寶寶,慢慢地搖擺或轉圈,提供「緩慢的前庭覺刺激」。

(五)相信自己的直覺

高需求寶寶的媽媽,難免會遇到長輩,或是身旁的親友,指責媽媽「一定是你…..所以才….」,或是給一些「你應該……這樣寶寶才會…….」之類的建議。你可能也看了很多,該怎麼處理高需求寶寶的文章(包括這一篇),但發現人家說的方法,好像都沒什麼用。

這也是很正常的,畢竟「每個寶寶都不一樣」。如果有誰跟你說「用…..方法育兒,一定可以……」,千萬別相信他!他一定在騙你!因為每個寶寶都不一樣,不可能有一種方法,剛好適用於每一個寶寶。

照顧高需求寶寶,有時真的很受挫,當聽到各種親友,或專家意見時,難免會動搖,懷疑自己「我做對了嗎?」這時候,媽媽請你一定要「相信自己的直覺」,因為你才是最了解寶寶的人

因為你是那個,每天陪著寶寶24小時,聽他大哭大鬧、看他一顰一笑的人,不會有哪個兒童專家,比你更了解你的寶寶,你要有信心,相信自己比誰都知道,你的寶寶需要什麼

對,有信心很重要!長輩們、專家們、朋友們的意見,聽聽參考就好,寶寶是你在帶,又不是他們,相信你的直覺。

不同年紀的教養策略

0-1歲:滿足需求,提供感覺刺激

在一歲以前,因為寶寶的認知能力和表達能力,都還沒有那麼好,因此當寶寶哭泣時,主要先以「滿足需求」為主,建立親密關係與安全感,教養的問題,可以等到寶寶大一些,再來訓練。

可給予寶寶一些「感覺刺激」的活動,幫助寶寶感覺統合,促進自我調節及安撫的能力。(請參考上一個段落的教學)

1-2歲:開始建立原則

一歲以後,寶寶的認知和表達能力,開始可以理解一些,簡單的詞彙與概念,媽媽可以建立一些「原則和規矩」。

例如:嘗試教寶寶,用哭以外的方式,表達需要什麼?可以請寶寶試著說「奶奶」或「抱抱」,或是比寶寶手語。

當寶寶情緒崩潰,用大哭大鬧來要求媽媽,挑戰原則和規矩時,可以適度的讓寶寶哭一下,等寶寶哭得比較小聲,情緒比較緩和一些時,再來和寶寶溝通。

2-3歲後:訓練表達,善用「情緒管理三步驟」

當孩子出現,不適當的行為,或是用「大哭、耍賴」來吵鬧,爭取他想要的東西時,可善用以下三步驟,來與孩子溝通,並訓練孩子表達。

  • (步驟一)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:大人要先能冷靜不失控,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,開啟溝通。
  • (步驟二)同理孩子的「感受」:在處理事情前,先同理孩子的「感受」,與孩子建立「連結」。當孩子知道「你了解他、同理他」之後,孩子才會比較願意與你,展開後續的討論。
  • (步驟三)用「孩子可以理解的語言」溝通:在溝通的時候,不要因為孩子小,就欺瞞或糊弄他,孩子雖然小,但他們是很聰明的,如果你總是糊弄他,久了一定會被識破。要「尊重」孩子,用「他的年紀可以理解的語言」,來跟他們解釋「為什麼不行?」、「可以怎麼做?」

高需求寶寶的優勢

雖然在寶寶小時,高需求寶寶,會特別需要照顧者,付出更多的心力,但其實這些難搞的特質,換個角度想,未來說不定會是個「超棒的優點」

大家都想生個「聰明又健康」的寶寶,從某個角度來看,其實高需求寶寶,就完美的符合了這兩點:很聰明(對環境敏感、容易覺察變化)而且很健康(睡眠需求少,體力驚人,活動量大)。

「固執」且「反應強烈」的特質,如果教養得當的話,未來也是有機會成為「擇善固執」、「毅力過人」。「喜歡黏人」,長大後可能會和父母,關係更為親密。

總結

不管現在日子再怎麼難熬,孩子總會長大的!現在的高需求寶寶,只要教養得當,未來也是有可能,變成一個體貼、善解人意的小天使。

孩子就是生來,當父母脾氣的磨刀石。生到高需求寶寶,大概就是「老天爺特別看得起你」吧!所以才會給你一個,這麼特別的小天使。

延伸閱讀:寶寶安全感 (ㄧ):淺談嬰幼兒依附關係發展

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,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,可以追蹤我的臉書粉專,這樣有新文章的時候,臉書就會通知你喔!

You may also lik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