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判斷過動兒?
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所提出的診斷標準,注意力缺失過動症(attention-deficiHyperactivity disorder, ADHD)須符合以下情況:
- 在12歲以前,就有出現注意力缺失、容易衝動的表現的狀況。
- 注意力缺失、容易衝動的症狀,持續出現超過6個月以上。
- 有明顯證據顯示,上述症狀已影響患者的人際關係、學業或職業功能的品質。
依據症狀的表現,ADHD的診斷又可細分為以下三種:
- 過動&衝動型:主要症狀為「過動&衝動」。
- 注意力缺乏型:主要症狀為「注意力缺失」。
- 混合型:同時有過動與注意力缺失的症狀。
過動症是因遺傳或其他不明原因,導致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分泌失衡,所產生的疾病。過動症不是教養問題,而是一種「腦神經執行功能缺損」的「生理疾病」。
過動兒有哪些症狀?
在生活上,過動兒的症狀可能會以這些方式表現出來:
注意力不足
- 常常粗心、不注意細節
- 時常忘東忘西(例如:忘記帶課本、忘記帶作業)
- 聽別人講話時,常常看起來像不專心
- 有困難完成功課(不能完成的原因,不是因為不理解功課的內容)
- 難以規劃工作及活動
- 時常逃避、不喜歡需要全神貫注的任務(例如:寫作業)
- 易受外界刺激分心
- 在工作或遊戲中,難以持續維持注意力
過動
- 常常扭動不安,無法坐好
- 在課堂或需要好好坐在位子上的場合,經常離開座位
- 在不適當的場合(例如:教室)到處奔跑或攀爬
- 經常有困難安靜地遊戲
- 常常會有一股「想要動起來」的衝動
- 常常話很多
衝動
- 難以等待,需要輪流或排隊時有困難
- 經常打斷、打擾他人(例如:干擾其他小朋友遊戲)
- 時常在他人問題未說完前,便急著搶答
其他相關症狀
過動症的孩子,除了有上述主要症狀外,常伴有:
- 認知能力較弱
- 語言發展遲緩
- 動作發展遲緩
- 學習障礙
- 易怒、容易對外界產生敵意的反坑性行為
- 人際關係困難、缺乏交朋友的技巧
- 焦慮或憂鬱的情緒表現
過動兒的教養策略
雖然過動症「注意力不足」、「過動-衝動」的主要成因,是來自於生理因素,但後天的環境及教養方式,可以改善或避免症狀的惡化。如果你的孩子有過動症,或是他常常有注意力不集中、無法專注的問題,可以試試看下面7個教養策略:
(一)簡單的環境:減少分心
過動症的孩子容易分心,常常本來要做一件事,但卻因為外界的刺激(例如:突然的聲響、閃過眼前的玩具、走過的路人),而分心到別的事情上。
想讓孩子專心寫功課,最好的辦法就是「書桌上、周圍」都不要有分心物。
孩子的書房擺設盡量簡單,最好只有一張桌子跟椅子,即使沒辦法擺設到這麼極簡,原則就是盡量將孩子的書房「單獨出來」、「盡量簡化」,桌椅旁邊不要擺放雜物,「電視、電動、漫畫、玩具……」都應收到孩子「眼睛看不到」的地方。當孩子在寫功課時,把門帶上或關上,盡量不要讓外界的聲光干擾孩子。
孩子的作業可能會有很多本,但每次只拿出「一份功課」跟「所需的文具」;其他暫時用不到的東西,都應收好不要擺放在書桌檯面,包括「書包、鉛筆盒」等文具。
在之前的文章中,也曾和大家討論過「精力、注意力」都是有限的,因此簡化才能夠最大化「專注」的效果,這件事不止對一般人是如此,對過動兒的孩子來說,更是如此!
延伸閱讀:極簡育兒,媽媽為什麼你更需要斷捨離?(上:觀念篇)
(二)規律的作息
建立一個規律、有結構化的生活環境,這件事不只對過動兒很重要,對一般的孩子、甚至是成年人也一樣重要!年紀小的孩子,可以由父母制定生活作息的安排;年紀大一點的孩子,則可以放手讓孩子一起參與,規劃他一整天的作息。
原則就是:要有足夠的睡眠、足夠的動態遊戲時間、當然也要有寫作業、靜態遊戲的時間。確保孩子能有充足的睡眠與活動,是維持注意力的基本條件!各個時間的比例,家長可依照孩子能力狀況和學校作息,來做安排。
有明確的作息,可以提供一個「架構」讓孩子知道:「什麼時間該做什麼?」、「什麼時候可以盡情的玩?」、「什麼時候該做作業?」、「什麼時候該睡覺?」在孩子建立作息過程中,也能協助孩子培養「自我控制感」。
(三)足夠的運動
運動能改善大腦執行功能系統,分泌大腦的多巴胺、正腎上腺素和血清素的濃度,提升過動兒的注意力表現,它可以使孩子不那麼衝動,更願意學習!研究顯示,運動後對專注力會有立即的改善效果,如果孩子無法專心寫功課,不妨試試看先讓他去運動一下,再來寫功課!
有過動特質的孩子,他們的身體就是特別地需要「動一動」、「跑一跑」,奔跑、攀爬、活動身體對他們來說,也是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!
確保過動兒每天有足夠的運動量,是最容易也最簡單,可以改善他們注意力的方式!運動的類型不拘,最重要的是「孩子喜歡」!你們可以一起試試看單獨的運動,或是參與團體的運動,都是非常棒的選擇!
(四)自我覺察訓練
過動的孩子容易分心、衝動,也因此常常他們會造成他人困擾卻不自知(例如:撞到別人、在上課時動來動去影響他人、玩遊戲玩到太瘋狂沒發現影響他人),甚至是玩到沒有發現危險(例如:看到想玩的東西就衝過去,沒看車子)。
「自我覺察」是自我控制、改善、監控行為的第一步!要先發現,才能改善。
當孩子出現衝動行為時,例如:孩子很興奮跑過去撞到了人。
父母可以帶著孩子「先離開現場」,不需要過度的指責孩子(因為他也不是故意的,他可能根本搞不清楚狀況)但可以與孩子好好討論一下:「剛剛發生了什麼事?」「你撞了誰?」「被撞到的那個人,可能會有什麼感覺?」「撞到人,你自己的感覺是什麼?」
引導孩子自己說出來,他所「覺察到的感受」、「覺察到發生了什麼事」,讓孩子自己發現「原來我造成別人不舒服了!」除了帶著孩子去與對方道歉外,父母也可以與孩子討論「將來我們可以怎麼避免同樣的事情再發生?」例如:是不是看到有其他小朋友也在玩的時候,我就要先放慢腳步?或是我就要注意我的力量?注意我跟小朋友的距離?
覺察一個行為和問題(例如:我撞到別的小朋友,會讓別人不舒服)之後,改善策略沒有標準答案,而是取決於孩子的個性與他生活的環境,需要父母與孩子一起動動腦,想出最好的方法!
(五)多讚美少批評,用好行為取代壞行為
過動兒因為「注意力不足」及「過動-衝動」的特質,常常會被認為是在學校刻意搗亂、不好好配合的「壞小孩」,但一直罵小孩「你這個做不好」、「那個做不好」,除了不見得有效果,還可能造成孩子自信心受創。
一個人的一天只有24小時,一個孩子沒辦法同時做了很多壞行為,又做了很多好行為,罵他做錯事,不如「用好行為取代壞行為」吧!
以寫功課這件事來說,如果孩子常常寫到一半,就跑去玩別的東西,總是寫不完作業。用罵的方式管教孩子:「為什麼你都沒把功課寫完?就跑去玩玩具?」或是「你都不寫作業」,除了容易讓孩子感覺「他什麼都做不好」影響自信心外,也無法幫助孩子清楚的明白「你希望我怎麼做?」
我們需要幫孩子建立一個「明確」的「好行為」,例如:「可以坐在位子上寫5分鐘的作業」,當孩子確實達成時,可以給予孩子一個正向的回饋(不論是父母肯定的語言、孩子的某些特權、或物質性的獎勵),讓孩子知道我們喜歡這個行為!
任務的難度一開始不要設定太高,以孩子做得到為主,或許他剛開始時他只能專心3分鐘,但慢慢地時間可以拉長到5分鐘、10分鐘、15分鐘,甚至是把整個功課寫完。專注力的訓練是一個過程,難度要從簡單開始,更容易建立自信心。
(六)簡化任務分段完成,一次只做一件事
因為要「持續維持專注」對過動兒來說,是一件很困難的事,面對複雜的任務,我們可以幫孩子拆解成幾項簡單的任務,而且一次只做一件!
例如:孩子今天的作業,要寫五行字詞的練習。我們可以把它拆解成「一次只寫一行」,當孩子完成了一行的字詞抄寫後,可以休息一下3分鐘,再回來繼續寫。
又或者如果今天孩子的功課,有數學、國語、自然三樣,家長可以帶著孩子,一次只完成一個科目的作業,完成後可以讓孩子動一動,休息一下,再回來寫其他的科目。
我們無法在短時間內,把孩子的注意力提高非常多;但我們可以協助他,把生活中所需要完成的任務,拆解成「符合他注意力能力」的小任務,一次只做一個小部分,分步驟完成。
(七)父母的心態調整
做為過動兒的家長,除了在家中的管教困難外,還會常常收到學校、其他家長的抱怨,被外人批評「不會管教孩子」,這種長期的壓力,真的不是外人可以理解的。面對各樣的壓力,我們很容易把孩子看成「有問題」。
也許父母不會明說,但如果父母心中覺得「孩子是個問題」,孩子一定也會知道,這樣「不被接納」、「我有問題」的感受,對孩子自信心、自尊會有很大的影響。
雖然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一種疾病,但你也可以說它只是「一種特質」,特質沒有好壞,在適合那個特質的地方出現,它就是一個好的特質;在不適合那個特質的地方展現,它就是個壞特質。
編舞者吉莉安.琳恩(Gillian Lynne),是當代最知名的編舞家,但在她小的時候,卻曾因為「無法坐著上課」、「不適應學校」而被認為有學習障礙,那個年代,還沒有過動症這個名詞。
所幸她的醫生與母親,為她找了一個適合發揮她特質的地方:「跳舞」!她是需要動才能思考的人,當音樂一放,她就像海豚遇到水一樣開始跳舞,她沒有問題,她是個跳舞天才!
Gillian Lynne完整的故事:她沒病,她是跳舞天才
接納孩子原本的樣子,讓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愛,這樣的愛可以給孩子滿滿力量,去面對這個世界上對「過動兒」不友善的一切挑戰。我不是說每一個過動的小朋友,都應該去跳舞,但我的確相信,每個過動兒的「過動的特質」,都一定有他能發揮天賦的地方!
總結
過動症是一種生理疾病,主要的症狀為「注意力缺失」及「過動-衝動」。除了接受早療、感覺統合治療、藥物治療外,家長也可以嘗試看看,文中所提到的「7個提升注意力」的教養策略。
如果你的孩子有過動症,我希望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七個教養策略,可以幫助你和你的孩子,生活地輕鬆一點!如果你的朋友,或是你朋友孩子有過動症,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他們!
延伸閱讀:玩具太多會影響兒童專注力嗎?(上:遊戲與兒童注意力發展)
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,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,可以追蹤我的臉書粉專,這樣有新文章的時候,臉書就會通知你喔!有什麼問題,也歡迎來找我聊聊天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