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在早安傑森看了他與「于為暢」的podcast文字訪談紀錄後,因為很好奇這個「日更三年」的創作狂人到底是誰?我又回頭去看了他創作的其他作品。
Podcast訪談文字稿:于為暢|個人品牌經營的祖師爺|森.人物誌 2023 Mar
一看這人真是不得了啊!難怪傑森封他為「自媒體創作的祖師爺」。
我除了看他官網上的付費文章外,一個禮拜內幾乎把他所有的免費podcast級數都聽完了,深深折服於這位創作者(創業家)的個人魅力。
他的創作內容,讓我在經營個人品牌和部落格的事業上,有了一些新的、想嘗試的想法。
聽他的內容,聽到我都快變成他的小迷妹、腦粉了。
既然是迷妹、腦粉,當然就是要把作者過去所有的作品,都挖出來讀一遍啊!
於是我就回頭去看了他在2008年出版的第一本著作「部落客也能賺大錢」。
雖然這本2008年出版的作品,書中的時空背景與現在已有很大的不同,而且書名真是有夠接地氣又俗氣的。
但我認為「部落客也能賺大錢」這本書中,還是有許多的商業觀念,是非常值得所有自媒體創作者(不論你是Bloger、IGer、Youtuber、未來各種新媒體的Whatever)參考借鏡的。
今天這篇文章,會跟大家分享我看完「部落客也能賺大錢」這本書後,自己總結出來:「要成為賺錢部落客,一定要做的三件事」,以及我對部落格經營的一些啟發和未來目標。
作者于為強(于為暢)是誰?
看一本在教你「部落客也能賺大錢」的書,我的第一個疑問就是:
「作者真的有靠部落格賺大錢嗎?」
「他的背景,是否夠格寫這本書?」
事實是,作者于為強(于為暢)真的很有資格寫這本書。
他本人現在最主要的收入,就來自於他「完全訂閱制」的付費內容。
我不確定他現在完全訂閱制的收費會員,究竟有多少人?
但保守估計他在「網路」這塊領域深耕了20幾年,而且他可以「全職投入創作」:
假設至少有300個願意付錢訂閱的鐵粉,應該很合理吧?
推算他來自創作的年收入:300 * 3650 = 365,000元,至少年收超過100萬台幣。
于為暢的訂閱制服務:暢學宇宙beta
于為暢的podcast:Apple Podcast 暢學宇宙
回到2008年,作者創作「部落客也能賺大錢」的時空背景下,當時他也夠資格寫這本書嗎?
作者從大學就「立志要做網路」,從2000年開始經營自己的部落格「天下為暢」,當時他是網路外商公司台灣區的總經理,也是「百萬部落客」活動的製作人。
以2008年時空來看,作者絕對是少數幾位,有資格寫一本從「商業的角度」分析當時新興「部落格」產業的人。
于為暢的部落格:天下為暢
接下來,跟大家分享:
看完書後我整理出來想,想賺錢的部落客,一定要做的三件事。
(一)知道自己的商業價值
任何一種商業模式想要賺錢,最重要的問題就是「你能提供什麼價值」給市場?
製造商提供好的「產品」,解決大家生活中的問題;服務業提供超值的「服務」,解決人們生活中的問題,或創造難忘的體驗。
一家店的老闆,如果連自己賣什麼商品?打算賣給誰?這些最基本的問題都不知道,應該很快就要倒店收攤了吧!
要收錢,就要知道自己要「跟誰收錢?」可以提供對方「什麼樣的價值?」
從讀者賺錢
如果想跟讀者收費,就要創造出能「對讀者有價值」「能幫助讀者成長」的內容。
我認為這個難度非常高,而且「不同知識的價格」差異非常大。
如果你是有「專業技能」,或能「提供專業服務」的人,藉由經營部落格可以累積「信任感」。
如果讀者願意信任你,可能就會購買的服務或知識。
例如:
你是一個健身教練,長期分享與「運動與飲食控制」相關的知識。
哪天如果你推出了「個人健身教練」的服務,或是「健身相關的知識型產品」,讀者可能見會買單。
一般來說,能「幫助他人賺錢」的知識價值通常較高,讀者也會更願意花錢買單「投資自己」。
從廠商賺錢
那如果想跟廣告商收費,部落格又該提供什麼樣的價值與服務?
我覺得這個答案其實也不難:廠商的營業目的是什麼?就是為了賺錢啊!
在「部落格也能賺大錢」這本書中提到:
對企業主來說,部落客(KOL)在一個商品向市場拖進的過程中,扮演著「早期接受者」的角色。
電商不怕花廣告錢,只怕花了沒效果。
「早期接受者、意見領袖(KOL)」能幫助廠商,將還沒什麼人認識的產品「打入主流消費市場」,讓更多的消費者看見、願意嘗試這個產品。
一個好的KOL廣告效益,不只能夠讓更多人認識產品,更是幫助廠商們「通往賺錢的橋樑」。
如果你的部落格「廣告效果超好」、「讀者含金量」還自帶「高流量」。
廠商還不排隊捧著錢來找你,拜託你幫他們宣傳?
(二)從廠商的角度出發
既然部落格的金主爸爸是「廠商」,想賺錢就要站在金主爸爸的立場去想問題。
讓廠商容易認識你
廠商都很忙。
他們除了要搞定自己的產品、物流、客服外,還要不斷創造流量及有效的轉換率。
幫助別人節省時間、更快地認識「你的價值」,就越有機會得到合作的機會。
部落格一定要建立一頁「關於我」的介紹,讓廠商能快速了解認識你。
品牌定位?個人特色?部落格主題?
如果遇到喜歡的產品,主動邀約合作時,也要先想好:自己可以提供什麼價值?希望如何合作?
這些都是能幫助廠商快速評估,是否要與你合作的重要依據。
提供廠商「關鍵資訊」
不論是主動出擊,或是被接案,都該應該準備一份「商業簡報書」,讓廠商能快速了解「你能提供的服務與價值」。
書中建議內容應包含:
- 基本資料:部落格主題、格主背景及個性、得獎事蹟、人氣作品、媒體報導、其他大事紀。
- 數據分析:每日流量、流量成長表、停留時間、瀏覽頁數、轉換率、點閱率……等,任何可以幫助廠商評估你「廣告效益」的數據。
- 成功案例:過去曾經做過哪些合作?客戶滿意的歷史紀錄,最好能有使用者見證,讓他們為你的廣告效果背書。
你能提供越多的數據,讓廠商越「信任」你,廠商給的錢就會越多越快。
延伸閱讀:【部落格經營紀錄】2022九月紀錄,流量提升與第一次商業合作
發揮創意幫廠商賺錢
「商業簡報書」中所提到的內容是最基本的,但不代表我們能提供給廠商的價值僅限於此。
如果部落客能用創意,為廠商創造「額外的附加價值」,那麼成功合作的機會也會更高!
例如:一個「插畫部落客」,除了撰寫文章外還能提供「line貼圖的串流」廣告曝光,這就是額外的加分項目!
以我自己與眠豆腐合作的文章為例:
全台灣可以幫他們做「產品體驗」的KOL到處都是,但能以「醫學專業角度」去撰寫專業文章,為他們的品牌創造「專業推薦」形象的人,就非常稀有。
這就是我能為廠商創造的「額外價值」。
延伸閱讀:睡醒腰酸背痛怎麼辦?治療師分享正確睡姿與床墊枕頭挑選
幫廠商創意賺錢的方式有很多種。
重點是要了解自己的優勢,而且一定要從金主爸爸的立場去思考:
(三)成為你部落格領域的A咖
作者於「部落客也能賺大錢」書中寫到:
A咖部落客,是企業廣告的優先選擇,至少吃掉了整個市場80%的廣告預算。
在這個自媒體如此多元的時代,廠商願意分配給「部落客」的錢,肯定比那時候還少很多。
但有一件事,我認為是不會變的:
以傳播性和娛樂性來說,部落格很難贏過 Youtube 和其他社群媒體。
但部落格也有部落格的優勢,「文字」更有專業度和信任感,而且文章能長期被收錄於「Google搜尋」中。
如何讓廠商覺得「部落格廣告有效」? 這才是最關鍵的問題。
寫部落格持續創作很辛苦,要做當然就要做賺最多的A咖!
雖然數字不代表一切,但數字的確可做為一個「目標」,讓人知道該往哪裡前進。
分享書中提到的「A咖部落客指標」:
日流量 | 5000以上 |
累積人次 | 2,000,000以上 |
累積文章數 | 200以上 |
粉絲人數 | 1000以上 |
平面媒體曝光次數 | 3次以上 |
電視媒體曝光次數 | 1次以上 |
出版書籍 | 1本以上 |
公開演講 | 3次以上 |
被贊助商品換推薦文 | 5次以上 |
部落格反向連結 | 20以上 |
這些指標中,我認為又以下面三項:
「日流量 5000 以上」
「累積文章數 200 以上」
「粉絲人數 1000 以上」
是最為重要的指標。
既然是專業部落客,就要拿出「專業」的成績才夠稱得上是A咖。
持續創作有價值的內容,幫助讀者成長,才有可能流量變現 (不管你想怎麼變現)。
我的部落格經營行動清單
看完書後,我自己規劃了一下幾件未來想做的事情:
- 製作「關於我」頁面
- 製作「部落格商業簡報」
- 創造我的部落格logo
- 製作我的favicon
- 挑戰日更(至少週三更)
這些事情短期內,應該無法馬上都做到,但我會把它們排在我未來的 to do list 上,找時間去完成它們!
哪天真的有完成了,再來跟大家分享。
總結
雖然「部落格也能賺大錢」是一本老書,但的確是一本值得讀的好書!
「于文暢」的東西不能亂看,看了讓人熱血沸騰、好想幹活。
推薦給想被激勵經營部落格的人!
博客來:部落客也能賺大錢
如果你是創作者,也非常推薦你去看看「于文暢」的其他作品喔!
延伸閱讀:【部落格經營紀錄】經營一年半,部落格終於開始有收入啦!
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,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,可以追蹤我的臉書粉專,這樣有新文章的時候,臉書就會通知你喔!有什麼問題,也歡迎來找我聊聊天~